曙海教学优势
本课程面向企事业项目实际需要,秉承二十一年积累的教学品质,基于Star-CCM 动力电池PACK热流场管理仿真分析25讲_SpaceClaim_Star-CCM+_燃料电池_汽车以项目实现为导向,老师将会与您分享设计的全流程以及工具的综合使用经验、技巧。线上/线下/上门皆可,基于Star-CCM 动力电池PACK热流场管理仿真分析25讲_SpaceClaim_Star-CCM+_燃料电池_汽车专家,课程可定制,热线:4008699035。
曙海的课程培养了大批受企业欢迎的工程师。曙海的课程在业内有着响亮的知名度。大批企业和曙海
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合作企业30万+。
1、学习仿真工程师
2、理解有限元基本概念、熟悉仿真分析流程的工程师
3、从事动力电池热管理分析的工程师
4、ANSYS-SCDM 和STAR-CCM 软件学习和应用者
5、对动力电池热性能研究的在校学生和教师
1、学员可以掌握ANSYS-SCDM和STAR-CCM 在动力电芯仿真分析的工作流程、注意事项及必备技能。
2、ANSYS-SCDM在动力电池仿真前处理基本操作和技巧经验(电池热仿真前处理简化的原则)
3、掌握基于Star-ccm 在动力电池CFD仿真分析中分析流程和电池行业中仿真经验
4、掌握新能源汽车行业仿真工况标准;如低温加热 高速行驶、常温行车、高温行车等,熟悉新能源汽车在不同工况下电池温度变化情况以及对动力电池热管理技术设计行业评估标准。
5、解决学员在ANSYS-SCDM和STAR-CCM 软件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痛点;
6、能够具备独立建立液冷系统三维简化模型和热流体仿真模型的能力。
7、掌握动力电池热流场仿真结果后处理的方法,以及评估动力电池热管理的方法,能够正确解读电池流场仿真和热仿真结果,并提出合理的结构和充放电策略改进建议;
为什么要做汽车热流场仿真分析
新能源动力电池热流体仿真分析涉及面广、难度大,对一个新手来说,很难在短时间内,涉及到每个板块的内容,动力热管理仿真不仅仅是仿真过程学习,也是热管理设计学习,如果靠自己摸索,从新手到能独立建立动力电池热仿真模型,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本套课程,是目前市场上唯一一套从PACK模型的简化原则到热模型建立和后处理评价标准的系统讲解,整个过程不仅仅是软件的学习,也是对动力电池热管理设计学习,短时间内让你对热管理仿真分析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让你拥有独立建立电池PACK模型和热流体仿真分析能力。
本课程案例:基于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动力电池的热管理设计都是采用液冷设计,本案列以采用液冷的方式对新能动力电池进行液冷或液热,以ANSYS-SCDM软件做为电池包PACK建模的前处理器,以STAR-CCM 软件作为液冷系统流场仿真和PACK热场仿真的求解器,建立了液冷系统流场仿真和PACK热场仿真分析模型,最终实现了动力电池在低温停车加热工况,常温行车、高温行车工况PACK内部电池温度变化情况,提出合理的对仿真结果评估的方法。
本课程不仅仅是关于动力仿真流程学习课程,同时也是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技术设计经验分享课程。
部分细节网格
以下是仿真结果云图:
液冷系统流场仿真
PACK电池包热场仿真
1、课程设置
讲课主题
—新能源动力电池热仿真理论知识学习
1新能源汽车电池PACK热仿真分析概述及课程安排
2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概述
3传热及流体相关理论知识
4热阻和接触热阻的概述
二基于ANSYS-SCDM软件3D数模前处理
5SCDM核心功能介绍及参数化建模功能介绍和演示
6SCDM修复和简化几何的相关功能介绍和演示
7使用SCDM进行CFD仿真前处理的功能概述
8液冷系统流场3D数模前处理算例演示
9新能源汽车PACK-3D数模前处理算例演示
10SCDM前处理-液冷系统管道简化
11SCDM前处理-以建模思路简化模型
三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液冷系统流场仿真及热仿真分析
12STAR-CCM 仿真流场介绍
13动力电池仿真网格划分
14基于VOF模型仿真液冷系统注水案例分析
15液冷系统流场(压降、流量均匀性评估)仿真案列分析
16动力电池模组热仿真案列演示
17新能源汽车PACK低温加热仿真分析和结果评价
18新能源汽车PACK常温1C放电仿真分析和结果评价
19新能源汽车PACK高温1C放电仿真分析和结果评价
20课程总结-动力电池热管理设计流程、前处理、边界条件等问题